博鱼-美妆行业升级,超8400家企业“消失”

更新时间:2024-07-23 类型:公司新闻 来源:[db:来源]

文|青眼

日前,有药企背景的敏感肌护肤品牌菇小菇开启了一场告别直播,意味着化妆品行业再无该品牌。

实际上,今年以来已经不少美妆品牌、工厂和门店倒下。近日,据青眼调查发现,至少有超8400家近一年成立的化妆品企业“倒闭”或“消失”。

超8400家化妆品企业吊销、注销

青眼在企查查中以“化妆品”为关键词检索发现,在近一年里成立的化妆品相关企业(统计口径为企业名称、品牌产品与简介中包含化妆品)中,共有8437家企业登记状态显示为“注销、吊销”,意味着这些企业寿命不足一年。

截自企查查

其中,被吊销的企业仅1家,其余基本属于企业注销。据青眼了解,吊销和注销的主要区别在于,注销是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经过向原登记申请,并经过规定清算程序后公司完全消失;而吊销是企业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行政规定,被工商行政部门强制停止其经营活动。

青眼注意到,吊销企业为上海某化妆品经营部,被吊销的理由为经当地市监局相关部门查明,当事人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遂被吊销营业执照。

而在8436家注销企业中,河南、广东、江西三省注销数量排名前三,分别为2353家、755家、570家。另外,在所采取的注销方式中,不少企业采用的是简易注销方式。据悉,一般说来,该注销方式适用于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的公司。

青眼注意到,不少化妆品相关企业成立仅两个月,便采取了简易注销方式。譬如,东莞市莉绍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7日,经营范围包括化妆品零售,在2023年4月28日就采取了简易注销方式注销公司;广州想静静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26日,于今年9月1日注销。

另据青眼梳理近10年1-9月我国化妆品相关企业注册量发现,今年1-9月,化妆品相关企业注册量达6.72万家,同比下降5.51%,和近4年数据对比来看,降幅进一步收窄。

对此,化妆品资深行业工程师潘广乐表示,“基本可以断定,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量保持稳定甚至小幅增长。只不过,化妆品企业数量两极分化,没有研发基础和专业品牌运营的企业,逐渐被大型或小而美的企业给吞没。”

“这个数据说明近一年来,生意的确比较难做。但新企业注册数量波动不大,则表明从消费者的需求端来说,还是稳定增长的,中国化妆品经济体量也比较稳定,由此企业需要不断通过新产品来驱动生意的成长。”鲜即品牌创始人罗云说道。

门店、品牌、工厂,开始洗牌

从企业规模上来看,上述超8400家吊销、注销的化妆品相关企业,基本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且基本均未获得过融资。其中,小额注册资本的化妆品门店占据了较大比重。

截自企查查

门店渡劫是从业者的普遍感受,如果将时间拉长,会发现不仅小企业、小门店难熬,大企业亦然。今年8月,曾经的美容院百强“唯美度”旗下子公司负债总额高达8.4亿元,宣布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另外,根据今年8月份中旬,青眼走访湖北汉川化妆品门店情况来看,目前汉川化妆品连锁店仅有植物医生及屈臣氏,二者数量分别为5家、1家。当地曾经最大的化妆品连锁品牌永红化妆,在高峰期门店数量一度达23家,现今绝大部分门店已注销。

在走访期间,汉川某美容院店老板曾告诉青眼,目前消费日趋理性,内卷太严重,各行各业生意都不好做。汉川现在有不少空门店,58同城上也有不少护肤品店、美容院店转让的信息,但没有什么人愿意投资做生意。一个新品牌想要进入市场,并站稳脚跟,前期投入成本很大,不说广告营销成本,租金、员工工资等都需要花钱。

除了化妆品门店,当下不少美妆品牌,以及化妆品工厂也可谓生存艰难。

在品牌端,今年9月,曾卖到第一的彩妆品牌浮气Fomomy由于高负债,面临经营困难,不得已宣布清仓闭店;8月,国产彩妆品牌卡乐说Colorpedia也官宣闭店清仓……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年里,已相继有13个彩妆品牌由于供应链薄弱、市场销量不佳等原因,宣布关停或退出中国市场,包括美国彩妆品牌e.l.f.、知名网红美妆品牌huda beauty、国潮小众高端彩妆yes!ic等。

在工厂端,根据青眼号外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广州、江西、江苏等地至少已有59家企业注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其中除了中小工厂,也不乏从事化妆品代工近三十年的老牌代工厂。

事实上,不止化妆品行业,其他行业也出现大批量企业注销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今年注销、吊销的餐饮企业达77.9万家;2023年上半年,累计有123.3万家服装相关企业注销吊销等。

对此,有行业人士表示,“二八法则是各个行业的普遍原则,适者生存,弱者亡。”

罗云认为,和网约车、快递、外卖等行业对比,美妆行业的马太效应还并没有那么明显。“美妆的品类风格化比较明显,另外化妆品的受众主要是女性,她们所选择的产品或品牌往往是多元化的。”此外,据他所知,也有一些大企业在竞争中,因组织、品牌老化等,出现比较艰难的情况。

“各有各的难”

从化妆品产业链结构来看,上游主要包括原料商和生产商;中游为品牌商;下游为渠道商和零售终端,最终产品流通到终端消费者手中。

经济下行,消费回归理性,不少行业人士均认为,化妆品门店作为直接和消费者接触的一环,最能感受到市场行情,受影响也比较大。

“春江水暖鸭先知,门店不能卖货了,品牌才会感觉到冷,并逐步传递到上游的工厂、原料商。”在张太军看来,当下的实体门店其实是很艰难的,消费者购物方式发生改变,没有美容护肤等增值服务的化妆品门店,基本没有流量了。

由此,“一些在渠道上打法比较固定的品牌,目前过得应该不太好。而一些做团购、私域,聚焦新生态、新活法的部分品牌,可能在悄悄发展。”张太军补充道。

但在杭州美易添销售总监钱琦看来,“在化妆品全产业链各企业中,最累的是品牌。做品牌是一条不归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另有行业人士认为,相对而言,品牌抗压能力更低一些,品牌需要拼资本及运营能力,而品牌运营是国产品牌非常欠缺的能力。

“原料商、工厂、品牌、门店,各有各的都难,没有一个是好做的。”站在工厂角度,广东尚品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妆研发主任林丽隽认为,“工厂是重资产,包袱重,很难调头。另外,工厂所赚的钱需要不断投入设备、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等,也是一条不归路。”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也有一些活得比较好的美妆公司,业绩出现逆势增长。譬如,根据上半年财报来看,国货美妆公司中,珀莱雅、贝泰妮、巨子生物、丸美股份营收增幅分别为38.12%、15.52%、63%、29.64%;国际美妆公司中,欧莱雅、拜尔斯道夫、LVMH、科蒂化妆品销售额增幅均超过10%。

罗云认为,在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生存中都会比较困难。

广东柏亚化妆品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施昌松也表示,“对于各产业链企业而言,加强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以化妆品代工厂为例,技术核心竞争力和质量保障能力,将是决定工厂发展的两翼,应该从传统制造往智能制造、成套产品市场输出转变。”

“另外,对于品牌而言,目前国家的战略为培养一批有品牌效应、有市场竞争力的民族品牌,进而培育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所以,品牌也不光是市场运作,更需要有定位未来,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建立市场、技术、质量、产品价值、品牌文化等全方位的核心价值体系。”施昌松补充道。

总体而言,在商业世界里,弱肉强食一直是最基本的法则,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没竞争力的企业不可避免会被淘汰出局,而哪怕是有实力的大企业,也仍然要不断更新迭代技术,打造护城河。

-博鱼(中国)|官方网站-BOYU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