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鱼-2023,10大“新”美妆

更新时间:2024-07-07 类型:公司新闻 来源:[db:来源]

文|青眼

2023年即将划上休止符,回首过去一年,美妆行业仍面临重重压力与考验,与此同时,新面貌、新趋势也层出不穷。

作为疫情结束的第一年,人们期盼已久的行业大复苏并没有如约而至。“一号多用”违法行为迎来严打,儿童化妆品、牙膏法规先后颁布,完整版安评更是实施在即,化妆品监管再次提升到新高度,企业被戴上新“紧箍咒”。大批工厂与品牌的破产与闭店,也证明行业仍在洗牌期。

2023年,是国货美妆“赶超”国际美妆的一年。国货美妆龙头珀莱雅双11战绩超越霸榜已久的欧莱雅,欧莱雅、雅诗兰黛、LVMH开启投资中国企业阀门。种种迹象表明,国货美妆与国际美妆巨头的竞争格局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与此同时,中国成分、定制化妆品、微生态护肤、ESG等成为行业热词,体现美妆企业对于原料研发、社会责任、护肤趋势的最新判断。

对于不平凡的2023年,青眼通过梳理总结出十大新变化,既为2023年做一个总结,也以期为美妆行业提供思考启发。

新法规:完整版安评等多项法规实施在即

要说2023年,最受美妆行业人关注的法规,非完整版安评莫属。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企业需在2024年5月1日后提交完整版安全评估报告。然而,大量原料缺乏毒理学数据、成本高昂的毒理学实验,以及安评人才的紧缺都成为企业实施完整版安评的“拦路虎”。

对于2024年,有业内人士对青眼表示,随着完整版安评的正式实施,明年企业开发新品将更加谨慎,小企业的推新工作甚至可能陷入“停滞”。

与完整版安评息息相关的原料行业也迎来更加规范、科学的监管。近日,中检院发布《化妆品新原料沟通交流工作机制(试行)》和公开征求《化妆品新原料界定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化妆品新原料出现的问题提供沟通管道。

除此之外,今年3月,随着《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的正式发布,对于牙膏定义、牙膏原料、备案、功效评价等进行明确要求,标志着牙膏正式进入备案时代。

从明年来看,完整版安全评估报告、射频美容仪被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等众多新规都将于明年如约而至。

新监管:被叫停的“化妆品”

今年,对于化妆品的监管继续延续趋严的势头,其中对于“一号多用”的严打对行业产生不小的震动。

今年6月,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召开会议,部署开展化妆品“一号多用”违法行为专项检查工作,正式打响今年以来严打“套证”第一枪。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智慧申报审评系统发出“提醒”,要求特殊化妆品取得注册证后,注册人应当在产品投放市场前,将上市销售的产品标签图片上传至信息服务平台,意味着“套证”的最后一个漏洞将被堵住。

除了套证化妆品,由于存在添加天仙子而导致的菌落超标问题,海藻面膜也在今年迎来大排查。在国家药监局与广东省药监局通报的多个不合格化妆品通告中,海藻面膜产品均占半数以上,有行业观点认为,“海藻面膜处于危险边缘”。

此外,微晶或微针类化妆品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合规困境。根据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普通化妆品备案问答(五十一期)》指出,“宣称微晶或微针类产品,如使用水解海绵等微小的针状原料或相应生产工艺技术,使用方法通过扎入皮肤发生效果或进行产品渗透,非施用于皮肤表面,该类产品则超出化妆品定义范畴”,这或意味着通过破皮发生效果的微针或微晶产品在界定上将被踢出化妆品范畴。

新格局:珀莱雅成为本土新龙头

今年业内的共同感受是行情冷淡,不过也有企业逆风而上。比如珀莱雅,先是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超越长期位居本土美妆龙头的上海家化,首次上位“新王”,随后又在双11的天猫护肤品牌销售额榜中夺得 TOP1宝座,预示着国货美妆迎来了新的发展格局。

除了国内美妆企业格局发生改变,在进口品端,时隔5年,2022年法国超越日本,再次成为中国化妆品第一进口国,同样值得注意。

事实上,2017年之前,法国一直稳坐我国进口化妆品第一国的宝座,但2017年后,随着韩妆和日妆潮流的席卷,以及如RCEP等相关政策的落地,法国的地位被日韩反超。如今,中国对日韩的进口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加之核污水事件影响日妆,2022年法国仍保持了4%的增速,以364亿元的成绩稳坐第一。

研发新版图:1小时美妆研发圈来了

纵观化妆品行业,国际品牌此前长期占据市场份额,与企业长期投入科研不无关系,同样的,当前国货美妆崛起风潮内驱力也离不开企业在研发上有更多突破。

一方面,据青眼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5家美妆企业官宣新增建设或正式启用研发中心。如珀莱雅、福瑞达、逸仙电商等国内头部美妆企业均在上海启用全新研发中心, LVMH、皮尔法伯集团等国际美妆集团同样今年在上海成立新的研发中心,进一步加码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研究。(详见青眼文章《1小时全球美妆研发圈,成了!》)

此外,一部分企业还投资了工厂,以期在生产与研发上掌握更多主动权。如毛戈平正式在杭州建设美妆研发工厂;逸仙电商与科丝美诗共同打造的首座工厂正式开业,年产值将超15亿元。

另一方面,国货美妆也在加强尖端人才引进。例如,今年3月,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官宣新的首席科学官承静。据悉,在加入逸仙电商前,承静曾担任雅诗兰黛集团亚太研发中心研发副总裁一职。又如,今年7月以来,欧诗漫则接连公开了两位曾在宝洁工作多年的研发负责人,分别是担任欧诗漫首席研发创新官的朱龙和研发创新中心产品技术开发部高级总监关喆。

新成分:中国成分、新原料“破圈”

成分毫无疑问是研发最直接、具象的成果之一,随着国货美妆企业掀起“科研发烧潮”,中国成分也被推上了风口。2023年,可谓中国成分集体爆发的一年。

青眼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珀莱雅、贝泰妮、逸仙电商、丸美、水羊股份等多个企业的首款化妆品新原料完成备案,其中贝泰妮更是在今年完成三款新原料的备案。

头部企业在原料上的发力,一方面是由于经过在渠道、营销等方面的竞争后,美妆行业已然迈入研发时代,而自研原料更是研发的核心与方向。此外,国货美妆普遍面临难以进军高端市场的现实,而更多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原料出现,在助于企业打造技术护城河的同时,也能够让企业有更多的独特标识与议价空间。

总体来看,在新原料备案方面,截至发稿前,今年共有66款新原料完成备案,较去年42款增长57%,本土企业备案原料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其中以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原料为今年新原料备案的重要亮点,包括水龙提取物、平卧菊三七、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等等。

不仅如此,中国成分进入国际巨头视野。近期,一则欧莱雅小蜜罐第二代宣称添加重组胶原蛋白的消息,在行业引发热议。资生堂、LVMH、欧莱雅三大美妆巨头入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预示“中国成分”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新投资:中国美妆品牌成香饽饽

本土企业的创新表现开始吸引到国际美妆巨头的目光。回顾2023年,雅诗兰黛、LVMH旗下投资部门/基金纷纷在中国美妆界创下了多起“首投”,给予本土企业立足中国,走向国际的信心。

就在今年,雅诗兰黛的中国投资“发动机”正式启动。3个月内,雅诗兰黛集团早期投资和孵化部门New Incubation Ventures(下称“NIV”)先是首投中国美妆品牌CODEMINT纨素之肤,随后又在近日首投中国香氛品牌melt season,再次押注中国美妆品牌。

与雅诗兰黛类似,LVMH集团旗下消费投资基金路威凯腾今年同样对于中国美妆品牌屡抛橄榄枝。今年9月,路威凯腾首投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创健医疗,融资金额超2亿元,随后又在近日投资儿童护肤品牌海龟爸爸。

总体来看,随着雅诗兰黛、LVMH基金今年的轮番下注,目前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LVMH四大美妆集团均已开启对于中国美妆品牌的投资“阀门”,涉及品牌从原料端到香水、护肤、彩妆等多个领域。

功效升级:细胞抗衰、医美术后修护大热

从市场来看,功效护肤无疑仍然是今年最卷的赛道,尤其是品牌在抗衰赛道“打得不可开交”。而青眼观察发现,围绕抗衰,各大头部开启了细胞基因层面的新比拼。

譬如,今年,雅诗兰黛发布全新逆龄科技“色提因”,为细胞基因抗衰点燃了一把火。据悉,衰老的本质其实就是细胞的衰老,色提因是细胞之中调节组蛋白去乙酰化蛋白质家族,参与调控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能量代谢和DNA修复等机制,对于延长细胞活跃寿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最近,兰蔻则在推出的黑金面霜中首次搭载全新专研生物技术成分黑金肌源因子“Blackbiosis”,号称能够从源头激活在代谢、DNA修复等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辅酶NAD+。

此外,青眼还注意到,消费者不仅仅期待从医美手段提升肌肤状态,即便是在术后需要特别呵护的恢复期,也希望能够使用既有舒缓效果,还能延续医美带来抗衰、美白等功效的产品。

其中,理肤泉、修丽可、倩碧等国际品牌,纷纷加注医美术前与术后修护场景。国内企业方面,福瑞达近期发布了在医美领域探索的第一个品牌珂谧KeyC,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专注“围术期”精细化护理的医美品牌。今年上市的全新皮肤学级品牌“美籁”同样也押注医美术前术后修护的赛道。

新彩妆:彩妆卷“功效”

当下,彩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国产彩妆品牌面临着低价竞争,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局面。由此,功效型彩妆成为今年彩妆市场较为明显的趋势,通过在彩妆上叠加不同的功效与核心技术,有助于提高产品辨识度与溢价。

例如,今年9月,逸仙电商旗下品牌完美日记推出“仿生膜”精华口红,该新品首创唇部仿生膜Biolip ,保证口红基础彩妆功效的同时,带来双重修护滋养效果,并添加“黑科技”石榴胜肽复合物,帮助维持肌肤弹性。

此外,国产品牌BOB、烙色等均推出具有护肤功效的睫毛膏、粉底霜等产品。

新洗护:头皮护理新变革

在洗护方面,今年洗护新原料顺利开闸,双-聚香茅醇琥珀酸酯、双-聚香茅醇壬二酸酯和聚硅氧烷季铵盐-16/环氧丙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三款洗护类原料完成备案进入监测期,前两个原料的备案人为P2 科技股份公司,后者的备案人为陶氏(张家港)投资有限公司。

另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头皮护理越来越成为洗护发市场主流。一个典型例子是海飞丝从过往的“去屑专家”更换新定位为“头皮护理专家”。同时,滋源作为头皮护理领跑者,今年更着重强调头皮微生态与发丝健康的密切关系,传达全新的品牌主张——“科学养头皮,自有蓬勃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第2季度头皮洗护产品的备案总数为720,同比第一季度增长33.09%,环比增长147.42%。与此同时,各类不同形态的头皮护理产品层出不穷,“舒缓”、“防脱”功效受到消费者欢迎,头皮护理的护肤化、功效化趋势越发明显,一些头皮护理品牌开始在原料端强调中国成分的概念。

新趋势:微生态护肤、定制化妆品火了

走过一年,2023年涌现了不少新趋势,而微生态护肤可谓最为热门的趋势之一。

青眼注意到,开年以来,欧莱雅、资生堂、联合利华等国际美妆巨头纷纷通过收购、投资新品牌等方式,加码微生态护肤赛道。与此同时,国内微生态护肤市场也愈发热闹,诺斯贝尔、福瑞达、上美股份等都在微生态护肤领域有所动作或建树。

从国内市场来看,今年多个微生态护肤相关团标出炉,以及诺斯贝尔的高调入局,国货美妆的微生态护肤布局在今年迎来一波小高潮。

此外,定制化妆品在今年也迎来重大突破,成为各大企业纷纷布局的风口。伴随着今年4月,上海市药监局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家修丽可门店颁发全国首张“现场个性化服务”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定制化妆品服务终于在市场端落地了,定制化妆品闸门打开。

根据药监局官网显示,目前欧莱雅、雅诗兰黛、LVMH三大国际美妆集团均已取得中国定制化妆品“牌照”。资生堂也不甘落后,近日,IPSA茵芙莎中国首家「ULX高定专研中心」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正式启幕,这也是资生堂中国首个个性化定制服务项目。

除了国际品牌,波蒂诗(北京)皮肤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茉颜定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企业也先后获批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并已成功落地,推向市场。

唯一的不变,就是不停地改变。2023年,无疑是充满变化的一年,也将是对于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年,企业需通过深入了解变化背后的风向,深刻把握当下行业的发展方向,才能真正做到无惧变化,稳稳立足于市场。

-博鱼(中国)|官方网站-BOYU SPORTS